- 曲礼·礼运:中国古典名著·家庭书柜,邓柳胜,叶国,方隽 《礼记》是儒家经典《三礼》(《仪礼》、《周礼》、《礼记》)之一。西汉尚《仪礼》,东汉兼讲《周礼》,三国之后才兴起讲《礼记》之风。《仪礼》、《周礼》的内容除了考知周代名物制度外,至今已没有多大实用价值...
作 者: 邓柳胜,叶国,方隽 译注
出 版 社:
- 出版时间: 2008-1-1
- 字 数:
- 版 次: 1
- 页 数: 298
- 印刷时间: 2008-1-1
- 开 本: 16开
- 印 次: 1
- 纸 张: 胶版纸
- I S B N : 9787807660026
-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文化 >> 中国文化 编辑推荐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其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本书从中节选出其中较为著名的篇章加以注释翻译。为更完整地展现儒家思想,本书还把《大学》和《中庸》也收在其中。 内容简介 《礼记》是儒家经典《三礼》(《仪礼》、《周礼》、《礼记》)之一。西汉尚《仪礼》,东汉兼讲《周礼》,三国之后才兴起讲《礼记》之风。《仪礼》、《周礼》的内容除了考知周代名物制度外,至今已没有多大实用价值,只有《礼记》中一些篇章包含了儒家的重要思想,还值得我们认识、学习。《礼记》中大部分篇章为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三传弟子所著,经由西汉礼学名家戴圣重新编撰,内容更加丰富广泛,全书共四十九篇,包括天地鬼神、社会人事、历史自然、典籍制度等方面。宋代学者朱熹把《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所以现在一些注译《礼记》的书中都没有包含这两篇。今节选其中较为著名的篇章加以注释翻译,为更完整展现儒家思想起见,把《大学》和《中庸》也收在这一书中。希望读者能通过这一本书进一步认识儒家思想,理解儒家理想的社会制度。 目录 曲礼上 曲礼下 檀弓上 檀弓下 王制 月令 文王世子 礼运 礼器 郊特牲 内则 书摘插图 《曲礼》上说:做事不要不严肃谨慎,神态要庄重而若有所思,说话时神情安详而言辞确定。这样才能使人信服啊! 傲慢的态度不能滋长,欲望不可放纵,远大的志向不可满足,享乐不能过度。 对比自己贤能的人要亲近而敬重,敬畏而爱戴他。对自己喜爱的人,要了解他的短处;对自己憎恶的人,要知道他好的一面。懂得聚敛财富,也要懂得布施;安于好的状况时,又要能适应变迁。面对财物,不要随便占有:面对危难,不要随便逃避。与人意见不同,不要刻求压服人家,分派东西时不要求多。尚未明了的事情不要胡乱作评判,自己正确时不要自以为是。 若做个成年人,就要做到坐着像“尸”一样庄重,站着像斋戒一样恭敬,行为规范合时宜,出使国外则随当地风俗。 礼,是用来确定人的关系亲疏、判定嫌疑的事物、区别同异、明白是非的标准。合乎礼的标准,便不能随便讨好取悦人,不说空话。合乎礼的标准,便不会逾越节度,不会侵犯侮辱别人,不随便与人故作亲热。注重自身修养,履行诺言,叫做“善行”;行为美善,言谈合理,便合了礼的本质。按礼的标准,只听说别人从自己身上获取好处,而没听说过从别人身上攫取利益;按礼的标准,只听说虚心者上门求学,没听说过施教者登门施教的。 道德仁义没有合乎礼的标准的行为就不可能得以成就;教育人民端正习俗,没有礼就不可能完备;论辩争执没有礼的介入,就不可能解决;君臣、上下级、父子、兄弟之间的名分礼遇,没有礼便不能确定;外出游学拜师,没有礼便不会亲密融洽;排列朝廷上的等级和整治军队,官员到位执法,没有礼就不能树立威严;因事祭祀和日常例行的祭祀、供养神鬼,若没有礼的程式,就不能体现虔诚和庄重。这样说来,君子总是以恭敬、克制和退让来阐释礼。鹦鹉能言,始终是飞鸟;猩猩会说话,也始终属于禽兽。现在作为人而不受礼的规范,即使能说话,不也合了禽兽的心态么?只是禽兽无礼,才会有父子共妻。所以,圣人兴起时,才制定礼来教化人们,使人们有礼,从而懂得把自己与禽兽区别开来。 上古时,人们崇尚“德”,后来却讲求施报。礼崇尚往来:施人恩惠却收不到回报,是不合礼的;别人施恩惠于己,却没有报答,也不合礼。人们有了礼的规范,社会便得以安定,少了礼,社会便会倾危,所以说:“礼,不能不学啊!”礼的实质在于对自己卑谦,对别人尊重,即使是挑着担子做买卖的小贩,也一定有令人尊敬的地方,更何况富贵的人呢?身处富贵而懂得爱好礼,就不会骄横过分;身处贫贱而知道爱好礼,那么志向就不会被屈服。 人十岁时叫做幼,这时开始学习。二十岁叫做弱,要行加冠之礼。三十岁叫做壮,应有妻室。四十岁叫做强,可担任官职。五十岁叫艾,可以从事行政大事。六十岁叫耆,有资格指使后辈了。七十岁叫老,应把宗庙祭祀事务传给后辈了。八十、几十岁叫耄,七岁叫悼,年龄在耄或悼的人纵使有罪,也不会施加刑罚。百岁叫期,应安心保养。大夫到了七十岁,为官生涯应结束,若辞官得不到准许,那一定要赐给他几和杖,因公外出要派妇人随行照看,出巡各地要乘坐小车。他虽(在外)可以自称为“老夫”,但在国内要称名。国外的人问及本国政事,一定要能把本国的制度告诉他。 和长者商议事情,一定要拿着几和杖靠近长者。长者提问,如不先谦让而直接作答,是不符合礼的。 做人儿子的礼,在于使父母冬天感到温暖,夏天感到凉爽;傍晚为他们整理好床铺,早晨向他们探视问安;在平辈人中不挑起争端。 为人家的儿子,封为三命之官而不受车马之赏,所以州间乡党里的人都称赞他孝,兄弟亲戚都称赞他慈,跟他一起做官的人称赞他悌,志同道合的朋友称赞他仁,与他来往的人称赞他信用;见到与父亲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不说上前就不敢擅自上前,他不说退下就不敢随便退下,没有向自己问话就不敢发言,这些都是孝子应有的行为。 为儿子的,外出一定要告知父母,回来也要面禀父母。外出游学要有一定规律,所学的一定要是正业,平常说话时不要自称“老”。年长自己一倍的,就应把他当父辈来对待;长自己十岁的,就应把他当兄长来对待:比自己年长五岁的,和他同行就需“肩随”。五个人同在一处,就一定要为最年长的人另设席位。 为人之子,起居不要占用“奥”,坐时不能坐在席位正中,走路不要走在道路中间,站不要站在门中间;在食礼和飨礼上不要随便作主,祭祀时不要当尸,要熟知父母平日的教导并自觉按要求做;不要攀登高处,不要临近深渊;不随便诋毁诽谤人,不随意嬉笑。孝子不做暗事,不冒险恶,是怕辱没父母的名声。父母在世时,不要和朋友以死相许,不私自存蓄钱财。 为人之子,父母尚在世时,衣帽的镶边不能用白色。失去了父亲独立持家,衣帽镶边不能用浓艳的色彩。 教育儿童,要经常用实物给他看而不要敷衍欺骗。儿童不宜穿裘和裳。站立的姿势要端正,不要侧着耳朵听人家说话。长者伸手要后辈搀扶,后辈应伸出两手恭敬地捧起他的手。长者在胁下挟抱儿童或探身在儿童口耳边吩咐事情时,儿童应用手遮口再应对。 跟随先生走路,不能跑到道外和人说话。在路上碰到先生,要小步快走向前,立正拱手迎候先生。先生跟你说话,你就要应对;先生不和你说话,你就要快速小步退到一旁。跟随长者上丘陵,目光要与长者所看方向一致。登上城楼,不要随便用手指点,不要高声叫喊。 …… P5-11
在线购买: 市场价:19.90 元 会员价:16.10 元(折扣:81%) 节省:3.8 元 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