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睿成长了 平和了 不那么极端了 更显可爱了 想想也是一个二十八岁的人还能老愤下去么
这书没话说 都是最真实的话语 我想当今文坛能让我不反感的年轻作家也只有他了
这本杂文集读起来一气呵成 不认释卷 15万字还嫌太不过硬
他让我回味了青春 虽然现在也是青春中 在很多问题上产生了共鸣
我从高二开始看他的书 直到现在 一本不漏 以后也会是
也许他永远成不了大作家 但是我需要的就是那一种真诚和朴素
但也要说的是 这本书的装帧配不上书的内容 有些粗糙 甚至感觉跟要掉页似的
1、第34页,第4行,“曹呗儿”里的“呗儿”是老北京的儿化韵语言助词,地道京味儿市井文化。
,根据语言意境,意思有区别。“曹呗儿”的“呗儿”在这里字面意同“打呗儿”(亲、接吻)。“曹呗儿”其实就是爱称、昵称,“呗儿”是用引伸义:亲、可爱等等。
2、第41页,第7行,麻将中的“会牌”不应该是“慧牌”。
3、第78页,第6行,“玩显”是北京话吗?
4、第98页,倒数第12行,大家都挺“素”的,“素”是单纯的意思吗?是北京话?
5、第116页,倒数第8行,“九区三县”指哪九区?哪三县?
6、“谁的婚礼”写的真好,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7、第130页,第10行,“等身高”是什么意思?
8、第136页,第1行,男孩勾搭不相识的女孩,在文革中前期叫“拍婆子”,在文革后期叫“磕蜜”。
9、第182页,第6行,“磕”是北京话吗?“磕婚”是北京话吗?
10、第189页,倒数第2行,“没有黑色幽默”后面多了一个句点。
11、第190页,第一自然段结束,没用句号,而是用了逗号。
12、第207页,第12行,“转词”应该改为“拽词”吧?
这本书已经看完了,给我的感觉就是孙睿已经长大了,从以前诙谐的语言中,可以看到现在的孙睿变的成熟了,理智了,个性也变得圆润,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小男生,我和孙睿的年龄一样,大学的时候也是看他的书,感觉是如此的相像,现在也很相像,可能是社会和现实使我们都变了,另外推荐他的《草样年华3》,感叹我们已经逝去的青春~
买的时候没注意,以为是长篇故事
杂文,没事看看,也不错,质量可以放心
作者和我一样是80后,文笔可以,思想上还需磨练,当然比我要好几百倍
记得孙睿以前在书中还埋汰过导演,现在自己也学了导演,而且说导演如何如何不容易,但是能自嘲的人我总是喜欢的,但是书中某些东西我还是觉得有些磨叽,人无完人嘛,还是要支持一下的
语言风趣幽默,比以前的作品少了一份调侃多了一份思考。
一直很欣赏韩寒 但作为北京人 我更为喜欢孙睿
孙睿的作品带有着北京人特有的懒散与傲慢
一本值得一看的杂文
第一次看他写的非小说,喜欢他在尼泊尔的那篇文章,要是能配上他拍的相片就好了。
关于书的质量,也许每本状况不一样,我这本就很好啊。
这本书我是在公交上看的,每天上班路上塞够两小时才过了桥,有孙睿的书伴随就不那么闷了。
现在看完了,还想继续看《我是你儿子》,但是已经售罄了,谁愿意转一本给我?
请联系QQ:120169430,谢谢了!
书来了后 发现质量有点问题 就是书上有被东西呀过的痕迹 像是铁丝之类的 不过不影响阅读 就忍了 书的内容还是不错的 有几篇不错 像是尼泊尔游记 说国安的 还有从流行歌曲看爱情观的 都很喜欢
这是孙睿的第一本随笔,不像他的小说,在随笔里,他会将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看法,直接的写出来,而不像小说,需要借助一个载体...全本看完之后,觉得对他本人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以及认识,是一本不错的书~
这本书是他博客上文章的合集,觉得好像不太值似的。看完后能感觉到这几年孙睿语言风格格的变化,顶!
3前面的一篇博文,说出了本杂文集《长大不成人》,所以两本一起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