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好几本关于写美食方面的书,觉得写得好的有梁实秋、汪曾祺、邓云乡、唐鲁孙,看完让人有垂涎欲滴之感,色香味跃然纸上。不过却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单从食品档次上说,唐鲁孙当列第一,毕竟是贵族出身,吃的好东西多,自然品味高人一头,食品的历史流传变化、做法等等说得头头是道。梁实秋位居中档,他的文章文人气质多,精炼而又幽默,让人回味的时候不禁莞尔,自成一家风格。汪曾祺和邓云乡乡土气息较厚,这和他们的经历有关,汪曾祺少年在家乡高邮,青年求学云南,一个穷学生自然没有多少机会吃得太精,而且他又喜好家常菜和家乡菜,尤其是第一次吃过的食物,多年后仍恋恋难忘,显得富于生活趣味;邓云乡成长与北京,与街头平民食物有不解之缘,吃得多吃的熟,感情深,同样的食物,在别的人眼里感觉一般,在他那里却是无上美味。上面四个人在北京待得时间都不少,他们的文章中关于北京的食物比重很大,由菜及人及事,娓娓道来,让人仿佛看到当年的风物,感慨历史沧桑变化,有京派传统。还有一个写食物的大家是周作人,不过我读过之后,对他写的食物并没有太多感觉,反而觉得他的文字平淡之中多有韵味,好比一杯绿茶,淡淡涩涩。他的文章重点在文字而不在食品本身,文人气质最浓。
唐老在本书中回忆了当年北平的各种吃,有馆子有排挡,有大菜有路边摊。洋洋洒洒,是对故都深切的爱与回忆。
唐老写书,不循旧例,自成一格,娓娓道来,确是真实反映的最佳方式了。
看了会让人不由自主地一直流口水,只是文章写的内容属于三十年代,离我们有些遥远,看看作者的老式写法也是一种乐趣
没有预想的那么好看,文笔赶不上梁实秋,但可以长很多见识,呵呵,总体来说不错.
作者自幼生长在北平,对旧京之吃喝玩乐、民俗掌故知之甚详,但他一直深藏不露。1964年到台湾,初任职于松山菸厂,1973年退休後开始写作,自喻为馋人说馋。其书内容充实,文字诙谐易读,加之岛人思乡之情,于是一鸣惊人。各地华人争相购阅,“唐鲁孙”这个名字几乎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本书中的两篇“吃在北平”和“北平的甜食”就极有味道,许多事和许多“吃”都很新鲜有趣。
整个系列我都买了,目前为止还剩下最后一本没有看。
每天上下班在地铁里看,早上的时候感觉不明显,下班时看着老人家对各种美食津津乐道,经常会忍不住咽口水,尤其是一想到有些小吃做法可能早已失传再也没有口福,真是又饿又伤心!
不过,整个系列来说,有些内容重复了,可能老人家写到后来都不记得有些吃食已经介绍过了吧。
比梁实秋的相关文章内容更博大,但文笔上逊色了一点。不过,仍然值得一读。
三十年的思念,浓缩到每件故乡的食物的记忆,还有的就是在那个时代,人们对一个行业的敬业,进入工业化、快餐、规模化生产的时代,悲哀
这是我喜欢的一套书,特别是老先生的文风和对老北平的回忆将我带入了寻找尚还留存的记忆。
作者能在退休之年写出如此好书,实在令人佩服,头一次看到唐先生的名字是在梁实秋的散文集中,一口气买了有关中国吃系列的五本书,每一本都让我受益非浅,不仅开阔了眼界,更重要地是增加了生活的情趣。
名气很大,看完后觉得很一般。可能是希望越大就失望越大。可以躺在床上翻阅,也还不错。
语言诙谐,平和
内容丰富
看的欲罢不能
已经看了好几遍了
帮朋友买的书,放在这里看了一些,里面对生活中吃的讲述,每每让我都忍不住的吞口水,作者的名字是新听说的,管他是哪一个,把书先看完了再去了解,就当对作者的了解入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