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幽默笑话 笑话幽默 笑话书籍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书籍《中国吃——唐鲁孙系列》唐鲁孙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吃——唐鲁孙系列
读后感

读了好几本关于写美食方面的书,觉得写得好的有梁实秋、汪曾祺、邓云乡、唐鲁孙,看完让人有垂涎欲滴之感,色香味跃然纸上。不过却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单从食品档次上说,唐鲁孙当列第一,毕竟是贵族出身,吃的好东西多,自然品味高人一头,食品的历史流传变化、做法等等说得头头是道。梁实秋位居中档,他的文章文人气质多,精炼而又幽默,让人回味的时候不禁莞尔,自成一家风格。汪曾祺和邓云乡乡土气息较厚,这和他们的经历有关,汪曾祺少年在家乡高邮,青年求学云南,一个穷学生自然没有多少机会吃得太精,而且他又喜好家常菜和家乡菜,尤其是第一次吃过的食物,多年后仍恋恋难忘,显得富于生活趣味;邓云乡成长与北京,与街头平民食物有不解之缘,吃得多吃的熟,感情深,同样的食物,在别的人眼里感觉一般,在他那里却是无上美味。上面四个人在北京待得时间都不少,他们的文章中关于北京的食物比重很大,由菜及人及事,娓娓道来,让人仿佛看到当年的风物,感慨历史沧桑变化,有京派传统。还有一个写食物的大家是周作人,不过我读过之后,对他写的食物并没有太多感觉,反而觉得他的文字平淡之中多有韵味,好比一杯绿茶,淡淡涩涩。他的文章重点在文字而不在食品本身,文人气质最浓。

值得一买

非常喜欢,知识性,见识,文笔都好.

唐鲁孙之中国系列

唐老在本书中回忆了当年北平的各种吃,有馆子有排挡,有大菜有路边摊。洋洋洒洒,是对故都深切的爱与回忆。 
唐老写书,不循旧例,自成一格,娓娓道来,确是真实反映的最佳方式了。

美食当前

看了会让人不由自主地一直流口水,只是文章写的内容属于三十年代,离我们有些遥远,看看作者的老式写法也是一种乐趣

帮别人买的,好象很不错的样子.

一般,比台湾的逯耀东先生差远了。

一般,比台湾的逯耀东先生差远了。

不错

没有预想的那么好看,文笔赶不上梁实秋,但可以长很多见识,呵呵,总体来说不错.

许多事和许多“吃”都很有趣

作者自幼生长在北平,对旧京之吃喝玩乐、民俗掌故知之甚详,但他一直深藏不露。1964年到台湾,初任职于松山菸厂,1973年退休後开始写作,自喻为馋人说馋。其书内容充实,文字诙谐易读,加之岛人思乡之情,于是一鸣惊人。各地华人争相购阅,“唐鲁孙”这个名字几乎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本书中的两篇“吃在北平”和“北平的甜食”就极有味道,许多事和许多“吃”都很新鲜有趣。

适合闲暇时拿来随手翻翻

整个系列我都买了,目前为止还剩下最后一本没有看。 
每天上下班在地铁里看,早上的时候感觉不明显,下班时看着老人家对各种美食津津乐道,经常会忍不住咽口水,尤其是一想到有些小吃做法可能早已失传再也没有口福,真是又饿又伤心! 
不过,整个系列来说,有些内容重复了,可能老人家写到后来都不记得有些吃食已经介绍过了吧。

读中国吃

比梁实秋的相关文章内容更博大,但文笔上逊色了一点。不过,仍然值得一读。

我不知说什么

三十年的思念,浓缩到每件故乡的食物的记忆,还有的就是在那个时代,人们对一个行业的敬业,进入工业化、快餐、规模化生产的时代,悲哀

这是我喜欢的一套书

这是我喜欢的一套书,特别是老先生的文风和对老北平的回忆将我带入了寻找尚还留存的记忆。

饮食文化大师

作者能在退休之年写出如此好书,实在令人佩服,头一次看到唐先生的名字是在梁实秋的散文集中,一口气买了有关中国吃系列的五本书,每一本都让我受益非浅,不仅开阔了眼界,更重要地是增加了生活的情趣。

书挺一般的,可以看看

名气很大,看完后觉得很一般。可能是希望越大就失望越大。可以躺在床上翻阅,也还不错。

非常非常好

语言诙谐,平和 
内容丰富 
看的欲罢不能 
已经看了好几遍了

看了书的内容就想吃

帮朋友买的书,放在这里看了一些,里面对生活中吃的讲述,每每让我都忍不住的吞口水,作者的名字是新听说的,管他是哪一个,把书先看完了再去了解,就当对作者的了解入门篇

中国吃——唐鲁孙系列,唐鲁孙 唐鲁孙有二分之一的汉人血统,他的母亲为曾任河南巡抚、河道总督、闽浙总督的李鹤年之女。……因此,唐鲁孙先生能以燕京种种切切为主的这套文集,与震钧的《天咫偶闻》先后媲美,真可谓由来有自。 唐鲁孙将自己...
作  者: 唐鲁孙 著
出 版 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11-1
  • 字  数: 105000
  • 版  次: 1
  • 页  数: 170
  • 印刷时间: 2004-11-1
  • 开  本:
  • 印  次:
  • 纸  张: 胶版纸
  • I S B N : 9787563350001
  •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美食 >> 餐饮指南

编辑推荐

唐鲁孙,本名葆森,鲁孙是他的字。1908年9月10日生于北京,1946年到台湾,1985年在台湾病逝。满族镶红旗后裔,珍妃的侄孙。毕业于北京崇德中学、财政商业学校,曾任职于财税机构。
年轻时只身外出谋职,游遍全国各地,见多识广,对民俗掌故知之甚详,对北京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及宫廷秘闻尤所了然,被誉为民俗学学。加之出身贵胄,有机会出入宫廷,亲历皇家生活,习于品味家厨奇珍,又遍尝各省独特美味,对饮食有独到的见解而有美食之名。
著作有《老古董》《酸甜苦辣咸》《天下味》等,量多质精,允为一代杂文大家,而文中所传达的精致生活美学,更足以为后人典范。
侠有金庸,史有高阳,吃有鲁孙——“华人谈吃第一人”唐鲁孙作品全集首次内地亮相,王世襄、沈昌文、雷颐、陈子善、徐城北、孙甘露、钱文忠……他们正在阅读这套书,北京三联韬奋图书中心、北京万圣书园、上海季风书园、广州学而优书店、南京书城、杭州晓风书屋……它们鼎力推荐这套书。本书是其中的一册,写的是中国人的吃,以及吃的深厚文化,书中除了谈吃以外并谈酒文化、谈喝茶、谈香烟与抽烟,文中一段与幽默大师林语堂先生一夕谈烟,精彩绝伦不容错过。

内容简介

唐鲁孙有二分之一的汉人血统,他的母亲为曾任河南巡抚、河道总督、闽浙总督的李鹤年之女。……因此,唐鲁孙先生能以燕京种种切切为主的这套文集,与震钧的《天咫偶闻》先后媲美,真可谓由来有自。
唐鲁孙将自己的饮食经验真实扼要写出来,正好填补了他所经历的那个时代某些饮食资料的真空,成为研究这个时期饮食流变的第一手资料。
唐普孙以文字形容烹调的味道,好像《老残游记》山水风光,形容黑妞的大鼓一般。
民以食为天,吃是文化、是学问、也是艺术。自号“馋人”的唐鲁孙先生,游遍大江南北,遍尝中华美味,本书便是他“吃文化”与“吃艺术”之集萃。本书写的是中国人的吃,以及吃的深厚文化。除了谈吃,还谈酒与酒文化,谈喝茶,谈香烟。文中一段与幽默大师林语堂先生一夕谈烟,精妙无比不容错过。

作者简介

唐鲁孙,本名葆森,鲁孙是他的字。1908年9月10日生于北京,1946年到台湾,1985年在台湾病逝。满族镶红旗后裔,珍妃的侄孙。毕业于北京崇德中学、财政商业学校,曾任职于财税机构。
年轻时只身外出谋职,游遍全国各地,见多识广,对民俗掌故知之甚详,对北京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及宫廷秘闻尤所了然,被誉为民俗学家。加之出身贵胄,有机会出入宫廷,亲历皇家生活,习于品味家厨奇珍,又遍尝各省独特美味,对饮食有独到的见解而有美食家之名。
著作有《老古董》《酸甜苦辣咸》《天下味》等,量多质精,允为一代杂文大家,而文中所传达的精致生活美学,更足以为后人典范。

目录

馋人说馋(序一)
忆唐鲁孙先生(序二)
何以遣有生之涯(自序)
吃在北平
再谈吃在北平
北平的甜食
北平的独特食品
二谈北平的独特食品
故都的早点
故都的奶品小吃
燕京梨园知味录
燕尘偶拾
北平上饭馆的诀窍
津沽小吃
吃在上海
熊掌及罕不拉怎么吃
曼谷的水果
谈酒
闲话“香槟酒”
酒话连篇
为人肝醒酒汤敬复仙翁先生
谈喝茶
谈烟斗与抽板烟
鼻烟及鼻烟壶
漫谈香烟
与林语堂一夕谈烟
香烟琐记
后记

媒体评论





在线购买: 市场价:19.00 元 会员价:15.70 元(折扣:83%) 节省:3.3 元 购买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书籍《可不可以不要上班》弯弯 著,
书籍《乔见·巴黎(陈乔恩图文,内赠:DVD,
书籍《依然饭特稀》胖兔子粥粥 著,上海画
书籍《洋葱头脑残检定》洋葱头 图,邵祺迈
书籍《你算哪根毛(战斗毛KUSO恋爱笔记)》
书籍《茄子酱爱你悠》大莓羊 绘,长征出版
书籍《甲壳虫:最后的巡演》(英)惠特克 
书籍《恶魔王子贺军翔(附光盘)》贺军翔 
书籍《6868,一起跷班去》弯弯 著,
书籍《新故事大王:弯弯的七彩桥》王一梅,萧
书籍《老古董——唐鲁孙系列》唐鲁孙 著,
书籍《故园情——唐鲁孙系列》唐鲁孙 著,广
书籍《盖天盖鬼盖人间》夏元瑜 著,百花文
书籍《老盖仙论处世》夏元瑜 著,广西师范
书籍《老盖仙说世态》夏元瑜 著,广西师范大
书籍《数学 选修2-1(配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
书籍《典藏系列三:树上银花》,湖南少儿出
书籍《典藏系列三:会飞的爷爷》,湖南少儿
书籍《典藏第三辑:秘密花园》,湖南少儿出
书籍《中华神话故事:文学精释本(最新彩图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笑话幽默 笑话书籍